2006/08/11 | 《中国思想史》
类别(读书摘要) | 评论(0) | 阅读(38) | 发表于 21:30
葛兆光教授的《中国思想史》,据说他用了七年的时间方才写毕,而我读这套书的导论则用了四年的时间,说来惭愧,从本科时开始读。那时由于基础浅薄的可怜,因此教授讲的东西对于我来说就象天书,然而既然书报上的评价很高,自己也想看看,为什么很高?读到1/3不时发现自己没信心没兴趣了。于是搁下了,后来快毕业时又开始读,感觉有点意思了,可非典来了,图书馆是不能去了。于是停了下来,今天突然想起它来,跑到图书馆借来。细细读了起来。
本书应该说是"写一部个人视野的思想史",葛先生的大致意思,我想是,以往的思想史都是在强调精英的思想,而不是占人数多数的下层人民的普通知识和思想。他认为《思想史》和思想史是不同的,作者应该象制图者一样,给读者以路径,而不是方向,更不是评论。应该尽量将地图的细节描绘出来,任由读者去探索,去评论。思想史的发展是缓慢的,葛先生称引年鉴学派的长时段理论,和他对思想史的看法是相一致的。葛先生对思想史的理解,让我想起了斯塔夫里阿诺思的"俗文化"和"雅文化"。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三国的历史在上层是"三国志"在下层则是"三国演义",那么,《思想史》究竟应该写"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看来两者都需要,葛先生在强调注意下层的时候并没有认为要忽略上层。
0

评论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