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D艺术网首页
商城
|
资讯
|
作品
|
博客
|
教程
|
论坛
登录
注册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来自:
性别:秘密
最后登录:2007-06-12
http://jinyuxuan.5d.cn/
首页
|
新闻
|
话题
|
博客
|
相册
|
艺术作品
|
社交关系
|
留言板
|
社交圈
2006/08/17 | 《汉代城市社会》
类别(出版要览)
|
评论
(0)
|
阅读(21)
|
发表于 23:05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张继海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6月出版
字数:300千字
定价:30.00元
ISBN 7-80230-151-3/K·012
目录
导 论
一 关于本书的选题
二 研究成果评述
三 研究设想
四 史料与方法
第一章 汉代的城郭与基本聚落形态
一 汉代文献中的城郭与城市
二 何谓"城郭"?
三 乡亭里——汉代的基层聚落形态
四 汉代聚落形态的变化
第二章 汉代城市的物质结构
一 城市的面积与形状
二 城墙问题
三 城内功能分区
四 街道与交通
第三章 汉代城市社会的一般情形
一 汉代的县城与郡城
二 汉代城市居民的职业构成与居住情形
三 城市社会面貌之一斑
第四章 汉代城市社会的公共生活——以"市"为中心
一 市之概貌
二 市中商品与百姓生活
三 作为社会文化活动场所的市
第五章 汉代城市中的学校与祠庙
一 城市中的学校与学生
二 城市中的祠庙
第六章 汉代城市的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
一 大城市的社会问题
二 城市社会的管理
三 汉代城市的总体发展情况
四 经济史视野中的城市发展
结论
附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结论(摘要)
本书的全部内容可以大致分为汉代的聚落形态、城市与城市社会3个层次。正如导论中已经指出的那样,这3个层次是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的,本书对城乡聚落形态和城市物质结构的研究,其实都服务于全面系统地研究城市社会这个中心。只有弄清了汉代的聚落形态与城市概貌,才能从宏观上更好地把握城市社会的真实情形与发展脉络。本书前3章主要讨论汉代的聚落形态与城市的基本情况,后3章则是从几个不同侧面深入研究了汉代的城市社会。
在汉代的聚落形态方面,本书着重讨论了城(即有城墙或围墙的聚落)这一居住模式在汉代的普遍程度。作为地方行政中心的县城和郡城绝大多数都是城,无需多论,因此本书以较多篇幅探讨了县城以下的基层聚落即乡、聚、亭、邑等的物质形态。笔者在宫崎市定开创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若干具体例证的深入分析,对宫崎的研究作了深化、补充和重要的修订,认为在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的汉帝国广阔疆土上,很多基层聚落是采取城的形式。在一些汉代聚落遗址中没有发现城墙遗迹,可能是由于城墙被自然或人为的原因毁掉了。睡虎地秦墓竹简的魏律中有对于"弃邑居野"行为的处罚规定,而战国时期的魏国几乎无邑不城,这说明汉代以城作为普遍的聚落模式有其历史渊源。放马滩木版地图和马王堆帛书地图反映的不是华夏文明的典型聚落形态。汉代文献中经常提到"城郭"。城郭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人民生活密不可分。大量事实表明,在汉代,人们普遍住在城郭里,这成为汉文化与四裔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当然,不是所有的聚落都是有城有郭。大致说来郭在城外,可能是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的结果。郭不一定有外侧郭墙。随着帝国疆域的扩大与汉文化影响的逐渐深入,城的聚落模式也扩展到边疆地区。王莽末年至东汉时期,由于连续的战乱、人口流移,以及经济领域和社会风气方面的变化等,一些人改变了城居的传统。在这个过程中,"庐"的变化很能说明问题。就总体而言,城作为基本的聚落模式一直持续到东汉末。
关于汉代的城市,本书根据行政级别将它们分为县城、郡城和都城3类,并以县城数目的前后变化为纲,勾勒出汉代县城的发展轨迹;以地区大都会的升降变化为主线,探讨了汉代郡城的变动情况。本书还主要利用考古资料,对两个具体的县城(河南郡河南县城和右北平郡石城县城)作了深入分析,揭示出中原大县与边地小县呈现出的若干不同特征;又以临淄作为郡城的代表,对临淄的城市布局、使用年代、户口、城市居民的性别构成和平均年龄、经济状况等作了系统的阐述,提出一些新见,并在材料的掌握和辨别使用上有较大突破。本书没有辟出专门章节对长安和洛阳进行讨论,而是把对这两个城市的看法融入到讨论的具体问题中。例如,在对"城郭"问题的讨论中,本书论证考古发现的汉长安城是长安的内城,在它外面还有郭;又如在讲到城市的形状时,本书认为汉长安城为斗城一说是不可轻易否定的。关于汉代城市的一般物质结构,本书采取由外及内的方式,如层层剥笋,基本究明了一般城市的外在形态与内部结构。城市的面积大小既与行政级别有关,也同地域、人口、经济条件等有关。绝大多数汉代城市都有城墙,城墙与护城河构成一座城市的防御屏障,二者关系密切。城墙多是以黄土夯筑而成,工程量大且繁难,因此政府在组织筑城时经常使用刑徒。城墙内的区域由街道分隔开,大致可分为官署区、里居和市,各自都有封闭的围墙。官署是城市内最主要的建筑,往往占地面积很大。与官署密切相关的其他官用设施和机构还有监狱、武库、仓和都亭等,甚至某些郡城中还有邸。本书特别考证了有关监狱和都亭的几个问题。本书讨论了城市中里的一般形态,并强调很多城市中都有楼房。里中的居民职业多样,尤可注意者,是很多城市中还有数量不小的农民。城市内的道路多是土路,质量比较差,主要干道多通向城门,但交通管理比较落后,管制较严。
汉代城市社会是本书研究的核心。在研究汉代聚落形态与城市概貌的过程中,本书已经多处涉及到城市社会方面的问题。第4、5两章则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入手,力图透过"市"这个窗口来观察城市的公共生活,又通过对学校和祠庙的研究来认识城市社会的文化和精神生活。城市中的市,从设立到管理都是由政府控制的,政治意味较浓,但是相对于城市内的其他区域,市仍然是最活跃的一个地方。市中商品丰富,服务业也很多,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市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活动场所,是人们休闲娱乐、获取信息、交流情感,甚至接受教育的场所。平常市中有很多人,文献中的"市人"不是仅指商人或商人加顾客。城市中的学校教育在西汉后期和东汉有很大发展,导致城市中文化气息渐浓,人口流动增加,甚至刺激了经济方面的一些变化。不同城市的社会面貌呈现出很大差异。从右扶风武功县城和弘农郡陕县县城的情况看,汉代应有一大批农业色彩很浓的小县城。这些县城中也有市,但其设立是制度性的,与商业繁荣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汉代确有一些经济活跃、人口频繁流动的大城市,例如在东汉的洛阳和长安,旅馆业可能很发达。大城市人口众多,经济繁荣,但是也存在严重的社会问题,尤其是治安状况很差(本书重点研究了长安和洛阳的治安问题)。另外,大城市在能源、住房、卫生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城市社会的管理可以粗分为民间略带自治性质的管理与自上而下的政府管理,而政府管理居于主导地位。其他一些社会力量,如大姓豪族或一些退休、在野官员等,在城市社会管理中也有较大影响。汉代城市的政治性很强,其发展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很多。汉代的社会经济以自然经济为主,少数大城市商业繁荣,主要是因为大城市中聚集了高官显贵这样的消费阶层,它不能改变整个社会经济的性质。多数中小城市农业色彩比较浓,发展比较缓慢,然而从西汉到东汉是一直在发展着的。东汉时城市的经济和文化功能比以前有所增强,可惜这一发展势头被从东汉末年开始的持续战乱打断了。
把全书的内容概括一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略)
把以上5点结论串起来,结合正文中的论述,便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一幅与以往印象不同的汉代社会图景:在汉帝国的土地上,分布着大小不一的一座座城。有些城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修修补补,仍然在使用,从城墙的不同土质可以感觉到历史的沧桑。还有些城是新建的。城墙有高有矮,有厚有薄,但从外面看都是封闭的。绝大多数的人们,当然也包括农民,都住在这样的城里。有些人则住在城外靠近城墙的地方。农民白天到城外的土地上劳动,傍晚回到城里去。城里也有一些专门从事手工业的人家,比如制陶、酿酒等,以及很少的几个商贩。城里的居民大都是彼此熟识的,必要时在生活上互相帮助。城里有一块人们进行商品交易的地方,有买有卖,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地方。这就是城中之"市"。它可能只是一块空地,也可能只有简单的建筑。人们同外面的世界联系较少,也不大关心。除非有灾荒或战乱,人们才离开自己居住的城,加入逃难的洪流中。由于对外界知之甚少,他们的逃难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因此容易被某些人利用而走到政府的对立面。以上描绘的便是汉代的普通乡邑和它的居民。县城和郡城的情景与此有所不同,那便是城更大,城墙更高,城里的人更多更杂一些,主要是多了官员吏胥仆役、兵卒、工匠商贾和一些读书人。城里的建筑更规整,并用墙围起来。但是,城中的多数居民还是农民,种着城外的土地。城中不同职业的人,相互间来往很少,人们根据居住区域和职业形成一个较小的熟人圈子。市虽然有围墙,但里面很热闹,买卖东西和闲逛的人不少,不过彼此大都是陌生人。城中的手工业者以服务本城居民为主,他的一般产品在周围乡邑中没有多大销路。商人则活跃得多,从外地贩运,——或者从大商人那里批发来一些新特商品,但主要是卖给城里的官员和有钱人。只有小本经营的商人才出售生活日用品给普通居民。丧葬之物也是大宗商品。城市中有学校和诸生,但多数居民只是在特殊场合或特别的时节才感觉到他们的存在;与此相反,祠庙和市中的卜肆倒是他们经常光顾的。生活在城市的小民,能够感到政府的管理与统制无所不在,小到作息时间,大到交税出役、乞雨防贼,可以说他们是相当不自由的。只有那些高官显贵生活很舒服,家居则吃喝玩乐,出行则车骑成群。城外的膏腴之田大都被他们占去了。城市越大,贫富差距越大,也意味着不稳定因素越多。置身于大城市,绝大多数人对于他都是陌生人,加上流动人口多,因此道德约束力量减弱,这使大城市的治安问题比乡邑和小城市要严重得多。
本书较多地吸收了宫崎市定和何兹全的研究成果,在很多方面也受益于毕汉斯对洛阳的研究。本书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汉代的聚落、城市与城市社会。本书在聚落形态的研究上对宫崎市定的继承较多,在城居人口的研究上受何兹全先生的启发较大,但是本书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较大拓展,并纠正了他们的一些观点(第一章)。在对汉代城市物质结构、城市社会存在的问题与社会管理方面,本书比前人的研究有较大深入,并提出和尝试解释了一些新的问题,使我们对汉代城市社会的认识变得比较清楚(第二章、第六章)。本书使用较新的方法和独特的视角,研究了市与城市社会公共生活的关系、学校教育与城市社会发展的关系,从而使汉代城市的社会生活变得更为丰满,发展脉络更为清楚(第四、五章)。本书还结合文献与考古资料,不仅勾勒出汉代城市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城市面貌、汉代城市居民的职业构成与居住情形,而且对若干县城和郡城作了具体的实证研究(第三章)。汉代历史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曾经存在过的历史事实只有一种,后世学者通过不断的研究,也只能更加接近这个历史真实,而不可能完全复原。但是,这样的研究又有很大意义,可以丰富、提高我们的思想认识,甚至指导今天的实践活动。本书通过对汉代城市社会的研究,在文中对城市、人口、社会发展等问题提出一些看法,或者也可以算是这样一种努力吧。
后记
这本小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2002年7月我博士毕业,到现在已经三年多了。本来应该好好修改一下,一方面订正原有的错讹,一方面吸收更新的资料和研究成果,补己之不足。但是因为现在所从事工作的关系,我已不大可能实现上面的宏愿,因为心情和状态都不在那里。这是我特别要向读者致歉的。这次做的主要修订,是把原来的3章改为6章,并调整了若干章节的次序,以使内容层次更清楚些。删补的地方并不多,主要是去掉了原来附录的一篇概述和3幅插图,去掉一些不合适的或过激的论断,同时只补上一些很有限的材料。
感谢在我博士论文写作期间和后来申请评奖过程中所有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和同学们。说这话的时候,我心里充满了惶愧。谢谢你们的热情、友善和宽容。
感谢东方历史学术文库的支持。没有文库的鼎力支持,就没有本书的顺利出版。
张继海
2005年2月修订
2005年10月再修订
0
评论
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
[33]
分类一
[0]
关注热点
[9]
读书摘要
[3]
足球新闻
[3]
出版要览
[9]
趣味杂谈
[9]